第 64 章 殺生以護道

第64章 殺生以護道

道門天師身隕之後,得其元神之力生出靈智,只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被天師道身死後的濁氣污染,這才堕入了魔道,加之山靈一脈化形極難,需要悠久的歲月,這才讓他生出了不軌之心。

總而言之,究其因果,盡是一具天師道身衍生的波瀾。

五千年前,仙神同界,真不知是怎樣一番風雲。

徐子肅幽幽一嘆,而後被山靈送出了洞府,至于那具道身,随着他的超度,已經化為了歷史的塵埃。

“你······”

那虎妖聽見動靜急忙看去,本以為是山神現身,結果竟然是那小和尚,擁有着異樣美感的臉上盡是動容。

徐子肅微微一笑:“勞施主挂念,小僧平安無事。”

隐于一旁的鬼修見狀不對,頓時化作一道陰氣就欲逃遁,卻被徐子肅随手甩出的一道焰光籠罩,發出陣陣凄慘的嘶吼聲。

離合神光,佛炎神通,妖魔克星。

看着那鬼修在嘶吼中化為灰燼,虎妖鐵青着臉站在一旁,眸中閃爍着絕望。

“卿本佳人,奈何為賊。”

與狐妖化形的嬌媚不同,虎妖身上擁有另一種風景,像是鍛煉多年的女子,皮膚黝黑,充滿了英氣。

只是,妖終究是妖。

“望施主早日輪回,修成正果。”

“阿彌陀佛。”

甩出一道離合神光,化作了熊熊佛焰,随後望向猛虎寨的一衆山匪,

“大師饒命,大師饒命,我等也是被逼迫的。”

徐子肅搖了搖頭,人總是喜歡将過錯推到他人身上,只是,如此便能掩蓋身上的罪孽嗎?

眸光之下,罪孽如淵似海,個個手中都沾染着血腥。

“願諸位施主來生能做個好人。”

念頭微動,一衆山匪雙目失去神彩癱軟在地,左右不過是個普通人罷了。

“阿彌陀佛,”

誦念了一聲佛號。

“我們······得救了!”

“謝謝小師傅。”

“多謝大師。”

感激涕零的跪倒在地磕起了頭。

“諸位施主請起,還是乘着天色下山吧。”

在徐子肅的帶領下,衆人朝山下走去。

徐子肅回頭望了一眼九堯山脈,那山靈如今鉛華盡去,還有神位在身,許是多年以後,真的會出一位山神。

不過,那可能是多年以後的事兒了。

只見,在徐子肅等人離去後,那座神山陡然隐去山形,像是從來未出現過一般。

——

這······

望着出現的一衆人,老道目光深邃的看向為首的小和尚。

“田山道長?你不是說九堯山內有紫府大妖現世嗎?”一個大漢疑惑的看着身側的老道問道。

若是真有紫府大妖,這些黎民焉能安全出山?

“怎麽?你認為老道紫府真君的修為是假的了?”

“咳咳咳,田山道長多慮了,道長身為紫府真君怎麽會有假?”大漢讪讪一笑。

莫不是喝多了酒,昏了腦,花了眼,在心中暗道一聲。

自己離開後,也只有那小和尚在,所以是那小和尚的手筆嗎?

只是一個靈海境的小和尚而已,又如何能從紫府真君手中救出這許多人。

老道腦中思緒亂作一團。

“小和尚!”

悠悠的開口呼道。

“前輩。”徐子肅露出一抹微笑。

“你~?”

“一切皆是緣法,經小僧開導那山神眼下已經從善如流,修持正道。”

老道嘴角微微抽搐,一個紫府大妖能聽你勸?

若是真有如此簡單,此世怕是難有惡徒了。

不過,看着這一衆得救的人,終是搖了搖頭,無論是如何搭救的,只要這結果是好的便是。

不簡單,不簡單啊!

難怪能成為天羅寺佛子。

“老道與小師傅介紹一番,這位乃是寧州府鎮妖司指揮使孔昕,這位是花間道柳安平柳老道,老道是田山道之主。”

再是一些玄丹境的修士便沒有過多介紹。

“阿彌陀佛,”

“小僧天羅寺普度見過諸位前輩。”

天羅寺的僧人?

松澗府與寧州府相接,對于松澗府內佛門首尊自然是了解。

“小師傅,不知智善住持尚好?”

“智善住持已退居佛堂,眼下執掌住持之位的乃是智信師叔。”

柳安平眸子微縮,而後露出一抹苦笑:“看來天羅寺又出了一位紫府真君了。”

“老道在此恭喜了。”

“前輩若有閑暇,可上天羅寺一訪。”

“哈哈哈,好,既然有小師傅相邀,老道定然會去的。”

雖是道門,但卻有一股儒雅風流之氣,實不負花間之名。

“行了,爾等莫要攀談了,還是将這些黎民帶回城中安定才好。”孔昕不耐煩的開口道,身為武者最煩這些交際,還是直來直去的好。

“如此,有勞孔居士了。”柳安平等一衆修士說着徑直轉身離去。

“小師傅,有緣再聚,老道也先行一步了。”說着從人群中抓起一個青年也随之離去。

眨眼間,就剩下了他和徐子肅兩人。

孔昕呆愣的看着這一幕,面上浮現一抹無奈。

“孔施主,小僧······”

“自去,自去,休要那麽多禮數,你們這些方外之人就是啰嗦。”孔昕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徐子肅點了點頭,朝山下走去。

望着徐子肅的背影,孔昕再次開口:“若是有不便之處,可去寧州府鎮妖司傳話,老夫能幫一定幫。”

徐子肅腳步一頓,點了點頭。

······

在山鄲縣稍作歇息後,徐子肅便再次踏上了路途。

一座破廟之中,火光閃爍,供奉的神像殘缺過半,看起來多了幾分猙獰。

在這個将要入冬的日子,趕路的旅人也少了,

因而,這破廟之中只有他一人,倒顯得空曠了不少。

一陣寒涼帶着濕氣的冷風吹進,火焰也不禁萎靡了不少。

趕路多夜雨,似乎已經成了常态。

未過多久,一陣夜雨便嘩嘩的下了起來,這可能是最後一場秋雨,因而下的十分的湍急,宛如天河倒挂,傾盆而下。

水花濺起斑駁泥點落入破廟內,一陣轟鳴聲響起,伴随着幾道急促的腳步聲傳了過來。

“少爺,此地有個破廟正好用來避雨。”

“廟內火光盈盈,怕是已經有人了。”

“少爺,雨下的這麽大,哪裏管得了這麽多,咱們還是進去避避雨吧。”

“也罷。”

······

(本章完)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