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綠小蛇吞噬鬼物陷入沉睡,此時突然蘇醒,實力比當初上漲了許多,已經達到三階巅峰的樣子。
那木偶吸收數名生靈的精血凝成的人頭,被元劍一舉擊毀,連帶木偶也被太陽之精附帶火力侵襲,再也無法存身,此刻已經飛道半空中,正遇上了猛撲過來的深淵碧火和小蛇。
木偶的本體被毀,怨魂魂火元氣大傷,實力衰退到四階,而他的靈識大部分都去攻擊風陽,魂魄本身能操縱的力量也小了許多。再加上墨綠小蛇和深淵碧火本身就便陰屬性,對付這種怨魂一類的存在天生是有一些優勢的。
怨魂此時化為一個巴掌大小的孩童虛影,滿臉怨毒的操控着十餘個暗紫怪蛇向墨綠小蛇撕咬而去。
墨綠小蛇全身包裹着火焰,快速在空中飛行,敏捷躲閃着敵人的進攻,十幾條怪蛇竟然一時間拿不下他,怨魂頓生焦急。他對于小蛇身上的深淵碧火似乎也頗為忌憚,總是刻意提防它随口吐出來的火焰。只要小蛇一有吐火的跡象,立刻閃避,一點也不帶猶豫的。
兩方僵持在一起,誰也奈何不得誰,但神海內風陽卻隐隐有堅持不住的趨勢,即便《齊物論》再神妙,蝴蝶再靈動,面對一個大等階的壓制,他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殊為不易了。
就在這危急時刻,風陽體內泛起一道漆黑鬼氣,正是貪鬼。
在方才怨魂的偷襲中,貪鬼替風陽擋下了第一波攻擊,随後便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态。但他總算是血脈強大的高階鬼靈,神志不清的狀态很快便緩解,當他蘇醒後立刻覺察到風陽境況堪憂。
由于被心鎖束住魂火,風陽一死,貪鬼的魂火也将瞬間熄滅,所以他比甚至比風陽自己都在乎這個小主人的生命安全。
就在墨綠小蛇和怨魂纏鬥不休時,貪鬼已經蓄力滿滿。
它和小蛇都與風陽心脈有關,此時倒也默契十足,在快速攻防中,小蛇突然一個向旁一閃,躲過合圍過來的幾條怪蛇,然後吐出一口碧綠火焰。
火苗非常細,怨魂卻一點也不敢怠慢,忙向旁一閃。
異變突生!
早已蓄力良久的一記鬼斬破空而至,彎刀在空中劃過一道幽光,狠狠劈在怨魂身上。
怨魂本身沒有任何,被鬼斬砍中後發出一聲凄厲哀嚎,身影變得模糊不清,魂火都差點被震滅。
趁此機會,貪鬼再出一刀,将虛弱無比的怨魂劈為兩半,将其魂火斬成四五個零星火焰,然後猛地撲到怨魂身上,大口吞食起來。
怨魂發出痛苦嘶嚎,劇烈掙紮起來,可他現在實力暴跌,魂火都幾乎不能保全,只能憤怒地被貪鬼吞食。
那些與墨綠小蛇纏鬥的怪蛇失去控制,紛紛消散在空中。
墨綠小蛇在一旁靜靜看着貪鬼吞食怨魂,眼中居然露出拟人化的嘲弄,它鄙視了貪鬼一下,旋即飛到地上那塊蒼白石頭上,在上面一趴,一副非常享受的模樣。
怨魂本身被毀,侵入風陽神海的靈識怪蛇再也無法興風作浪,立刻消散,下一刻就要和風陽的靈識合二為一,到時,風陽的靈識将得到大大的增強。
然而蝴蝶卻不願和這些攜帶怨毒惡念的靈識融合,翅膀随意扇了幾扇,那些惡念靈識立刻飛出鳳陽的神海,被守候在外的貪鬼全部吞食。
風陽絕處逢生,大呼慶幸。此時的貪鬼吞食掉怨魂後,盡管怨魂已經沒了靈智,但他消化起來似乎頗為吃力,風陽見狀,随手一招,将其收入體內。
元劍擊毀怨魂頭顱後,又将木偶釘在地上,風陽收起元劍,見木偶幾乎被火焰焚毀,再無用出,也就不去管他,随後他把目光停留在墨綠小蛇趴着的那塊石頭上。
那塊石頭長約一尺,有着骨頭的蒼白顏色,細而長,兩端稍粗,看起來也有些像人族或者其他動物的四肢骨頭。
風陽之所以認為它是石頭,是因為它有着少許骨頭所不具備的棱角,而且它還有着骨頭所不具備的石質光澤。
從看它的第一眼開始,風陽就覺得它是石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可現在近距離仔細端詳,又覺得說是骨頭也說得過去,因為實在是太像了,很難想象天地天然生成的石頭和動物的骨骼如此相近。
既像石頭又像骨頭,甚至表面還有一層淡淡的光澤,一個名字在他腦海中浮現出來,令他心髒狂跳不已。
骨玉!
傳說中絕世大能、蓋世靈物死後大部分力量會回饋于天地,也有極少數因機緣巧合保留下來的,受天地造化洗禮,會形成骨之化石,便是骨玉。
這種化石擁有生前主人的一部分強大力量,一經特殊手段激活,便有震世之威。至于骨玉的具體威力如何,則要根據生前主人的等級和神通來判斷。
風陽感受到白石上所散發的氣息不在陰冷,而是變得清涼,心中對這塊石頭越發好奇起來,不管墨綠小蛇嘶嘶的不滿聲,自顧自拿起石頭揣摩起來。
觸手清涼,卻和洞中的陰冷有了不小差別,仔細撫摸,見其表面光滑,更有些許瑩瑩的光暈,用心感受之下,似乎能感受到其中如海般的浩瀚偉力。
風陽有極大把握确定,這就是傳說中的骨玉無疑了。只是骨玉只是在書中記載,極少有人真切見識過,風陽那一小部分的懷疑,也就來源于此了。
嘶嘶,就在風陽觀察骨玉的同時,墨綠小蛇的叫聲驚動了他,他低頭看去,就在放置骨玉的地方,還有一小段拇指粗細的骨頭,一節節的,像是一段椎骨。
看樣子它是被骨玉壓住,所以才沒顯露出來。
那段細小椎骨也是蒼白顏色,與骨玉不同的是,每一節骨頭上都有一圈金色紋路,顯得很是神秘,就在風陽要将椎骨拿起時,小蛇猛地撲過去,一下子吞下了比它身軀還打的骨頭。
吞了椎骨,小蛇心滿意足,也不再管那塊骨玉,懶洋洋飛回風陽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