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聽牆角
“為了自己的命,為了不被萬民唾棄,也為了自己所謂的官名,親手将自己的一對兒女送上了黃泉。”
“魏栩施主,小僧說的可對?”
“人人都在歌頌魏大人的官品,為了泾水萬民,甘願犧牲自己的兒女,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假的,只是一位惜命,惜名,惜面的儈子手撒下的彌天大謊而已。”
沉默······
火盆中火焰燃燒,魏栩低垂着頭,一雙眼睛通紅,死死的盯着火焰,五年前的一幕在腦海中閃爍浮現,這是郁積在他心中的怨。
火焰上仿佛閃過兩道稚嫩的俏臉,瞬間泣不成聲。
痛苦的泣哭聲在通幽的黑暗中傳出極遠。
半刻鐘後,魏栩擡起了頭。
渾濁的目光中似乎有了一絲亮光。
“小師傅說的不錯,五年前确實如小師傅所說,是老朽親手葬送了自己的一兒一女,這段隐秘整整積壓在老朽的心底五年時間,這五年之中,老朽雖然還活着,卻活得痛不欲生,每每聽到有人談論起當年的事,這心中便猶如刀割一般,如今被小師傅說出來,反而好受多了。”
徐子肅看着眼前這張再度露出笑臉的蒼老面容,不由的搖了搖頭。
不知絲毫悔改,枉自為人。
“魏施主可知當初的心疾,究竟是怎麽來的嗎?”
“自然知曉!”
徐子肅皺眉看向眼前的老者,他竟然知道?
“呵呵,小師傅很驚訝嗎?”
“五年,足足過去了五年時間,也足夠老夫想明白很多事情了。”
“既然知道,難不成施主就沒有一絲悔恨改過之意嗎?”
面對徐子肅的質問,魏栩依舊面色平靜,臉上的笑容仿佛挂在了臉上。
“悔恨?改過?”
“老朽的一雙兒女已經淪入妖腹,即便是悔恨又能如何?改過能更改事實嗎?”
“與其如此,不如也讓他們嘗嘗失去兒女的痛苦。”
他們?
泾水縣的百姓。
說着臉上浮現出一抹猙獰的惡笑。
徐子肅看着眼前一幕,暗嘆一口氣。
此人已經入魔,換成前世的話說,這他媽的就是個瘋子,你自己的兒女是你自己葬送的,還想讓人家的兒女也陪葬,這是什麽道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話真不假。
“人的貪欲是無窮的,老朽相信,只要開了這個先例,泾水縣日後每逢大旱必然會活祭祈雨。”
“小師傅覺得呢?”
“不錯,若是開了這個先例,以人性來說,日後每逢大旱,确會如此。”
“是啊,人心本惡。”
“魏施主難道就不怕小僧前去縣衙告發你嗎?”徐子肅看着魏栩笑問道。
“明日便是祭祀之日,一切都趕不上了,若是小師傅明日大鬧祈雨祭祀,想想縣令是信老朽還是信你呢?還有這泾水縣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你攔不住。”
“呵呵!”
徐子肅陡然一笑。
魏栩臉上同樣閃過一抹笑意。
“兩位施主若是聽夠了牆根,可以進來了。”
魏栩笑容一滞,面色微變。
只見廟門被推開,張敦謙和向子詹大步走了進來,身後跟着帶刀的衙役。
兩人目光掃過魏栩滿是冷峻。
未曾想這位曾經的泾水賢名縣官,竟然是一位如此惡徒。
魏栩先是看了一眼徐子肅,而後再次看向向子詹,至于他身旁的人雖然不識,但想來必是朝廷上官,否則也不會讓縣官作陪,而後凄慘一笑。
“未曾想到頭來終是一場空。”
“将這賊子帶走,關押監牢。”向子詹面色鐵青,冷聲道。
念起今日在縣衙的話,臉上就不由的一陣發燙,枉他這麽相信這位前縣令,沒想到竟然都是裝出來的,真是人心難測啊。
魏栩似乎知道自己完了,任由衙役将其帶上的枷鎖鐵鐐。
在路過徐子肅跟前時,腳步不由一頓:“倘若明日它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會惱羞成怒,後果或許比現在更糟糕。”
“這便不是施主該擔憂的事兒了。”
“哈哈哈,有泾水萬民相伴,老朽黃泉路上不孤單喽。”
而後被衙役帶着消失在了夜色中。
張敦謙疑惑的看向徐子肅:“小師傅,這惡徒口中的話又是何意?”
徐子肅将目光看向眼前的碩大雕像:“這泾水中有一頭妖獸,昔年便是它托夢讓魏栩舉辦了活祭,魏栩身上的心疾,也是那妖物做出的小手段而已。”
“只是沒想到,它賊心不死,竟然妄圖再次活祭。”
兩人聞言,面色大變。
“小師傅此話當真?這泾水之內真的有妖?”
“呵呵,小僧從不打诳語。”
兩人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妖,到了他們這種地位,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見識,甚至在京城,有些達官貴人門下還會眷養妖怪。
而且,大晉朝,每年死于妖怪之手的人族數不勝數,
倘若這泾水之中真有妖,那後果恐怕不敢想象。
泾水萬民危矣!
“現如今向州府求援是趕不及了,不知小師傅可有良策?”
“呵呵,一妖而已,将其斬殺便可解決。”
兩人相視一眼,眸中閃過一抹驚駭。
張敦謙遲疑的看向徐子肅問道:“小師傅乃是佛修?”
徐子肅笑着點了點頭。
“不錯。”
張敦謙聽聞後,無奈的苦笑了一聲,難怪,原來竟然是佛修。
世間有一種人,名為修士,奪天地之靈氣造化,修道(佛)長生,
他們手段非人,有飛天遁地之能,亦有降妖除魔之力,更有甚者能長生久視,坐觀俗世王朝興衰更替。
有這般能力,拒絕他做官也在情理之中。
“那明日便麻煩小師傅了。”
“無妨,貧僧來此,便是為了除妖救人。”
“小師傅慈悲。”
——
翌日,
日頭升起,一陣熱鬧非凡的聲音緩緩傳入耳中。
徐子肅從廟宇之中睜開雙眼,
沒錯,昨日他并沒有離去。
未過幾息,一道敲門聲響起。
徐子肅上前打開了門。
來人見到是個小和尚,不由的遲疑了一聲。
“小師傅,魏祭祀可在?”
“施主,魏祭祀有要事前去處理,已将祭祀一事全權交給了小僧。”
來人見狀,明顯不信,眸中不由的閃過了一抹懷疑,正要開口詢問,身後就傳來一道聲音:“此事本官可以作證,魏祭祀确實将祭祀一事交給了這位小師傅,并言,小師傅比他更适合求雨。”
“本官相信,只要能求來降雨,想必諸位應該不會在乎祭祀之人是誰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