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朱棣的真實目的

第10章 朱棣的真實目的

“朕意已決,不用再說了。”朱允炆重新坐回椅子上,和這鳥毛沒啥可說的。

朱允炆考慮到等時間适合就把這鳥毛一腳踢開,現在還不行,還得給封賞,因為他是東宮府的老人。

“陛下……”

“好了,都退下吧”朱允炆揉了揉眉心無奈的說道:

“齊泰,朕看你一直沒說話?你和他回去和解釋解釋吧!朕不想多說什麽

還有事情就按我說的辦,給下面傳話,太祖子孫回來祭祖沒有任何問題!膽敢阻攔者,殺!”

他還要繼續在史書裏找些答案,看看最适合的解決籓王的方法。心裏有個底了之後就可以問問群臣的意見,看看有沒有好點意見可以補充的。

不然直接問群臣意見,你一句我一句,聽着好像都有道理,挑花了眼就等于沒挑。

畢竟這些大臣都是通過科舉挑出來的人尖,又經過幾十年官宦生涯的洗禮,見識和眼界都不差的,既然給出了方法,肯定也能給出恰合邏輯的理由。

黃子澄無奈只能被齊泰拉着退下,出了禦書房就開始對着齊泰發難,齊泰也不惱,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這很正常,沒什麽可惱的。

黃子澄一臉不滿的說道:“公是欲陷皇帝于險地嘛!眼下情況,新君剛剛繼位,內外不穩,一着不慎就滿盤皆輸。陛下年幼,公卻不好好履行輔政職責。”

齊泰嘆了一口氣道:“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陛下當前處境也是兩難,不放人天下人會說陛下不義。

所謂家國天下,陛下不光光是要治國,還得要治家,治家更在治國之上,是家事就得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眼下燕王一片仁孝之心,陛下若是阻攔,在天下人的眼中和燕王的舉動就高下立判。

而且以什麽理由阻攔燕王盡孝呢?太祖遺诏?”

“而若是不阻攔就像你擔心的那樣,燕王的名望會更上一層樓,或許還有其他籓王的一些麻煩,但是陛下大位已定,燕王的名望能幹嘛?造反嘛?反了,他的所有名望都會一朝散盡!”

齊泰搖頭失笑,感覺燕王這步棋實在走的不那麽得當,搞不好朝廷還能把他扣下來。

不過陛下真是好果斷,聽到消息後估計立馬意識到這是個機會。

黃子澄臉色變幻一陣,這個他也有想到,但是那一瞬間對燕王的恐懼占了上風,只想着趕緊請令把他給堵回去。

要知道燕王縱橫北元蒙古這麽多年,可不是白來的,太祖駕崩之前他還是征伐北元的統帥,軍中不知道有多少他的老部下。

黃子澄艱難開口,道:“那也不一定就能達到目的,燕王不是那麽好相與的,他既然會回來祭拜太祖,肯定是有原因,有大利益的。還不如直接以太祖遺诏斥退回去。”

“這誰又知道呢!太常卿又怎麽知道燕王不是等着朝廷的一紙诏書斥退他,然後他就順勢可以回北平了呢!”

齊泰話說的意味深長,這些都是不确定,他們只能在不犯錯的情況下去反擊,對付燕王這種大敵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

這幾天朱允炆都在處理雜事,熟悉環境,也沒有管妻妾的事,朱允炆也不想這麽早去見他們,畢竟是最熟悉的人,說不定就有什麽破綻。

太孫妃馬氏帶着朱允炆的孩子已經進駐皇宮,朱允炆覺得最起碼也要等權利穩固後才好去見他們,這樣才保險。

第二天淩晨五更天,奉天殿早朝。

三通鼓後,百官排隊準備入奉天殿。文武官員分為左右兩列站好,待朱允炆進殿安坐後。

鴻胪寺“唱”,道:“入班,進殿…”

此時文武官員才左右兩班進入殿內,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這才開始奏事。

早朝奏四方事,來的人多,一般都有幾百人,此刻齊聲拜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朱允炆現在已經經過登基大典已經算是見過大場面了,第一次早朝沒有任何不适應,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時間安排的太早了。影響睡眠。

“謝皇上!”

幾百人的聲音在一次震動着屋頂,隐約好像有灰塵落下,今天新君第一次朝會,缺席的幾乎沒有。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這句話是朱允炆說的,而不是影視劇裏太監尖着嗓子喊出這句話,明朝時除非是皇帝病了,不然都是皇帝來說這個作為開場白。

“臣有本奏”

從人群中站出個人,持着笏板躬身而出,朗聲道:“恭喜陛下,新君繼位,河南一老農民發現祥瑞,想進獻給陛下”

說着又走出一人,道:“臣也有本啓奏,山西大同知府同樣發現祥瑞,有麥生雙穗,天生彩雲。”

朱允炆看了一眼,都是些不認識的小官,一下子走出了五位,估計是想趁着新君年幼不懂事撈一波政治利益的

,本不想理會,又想了想說道:

“進獻上來吧!等會後朕再觀看。還有什麽事?”

這些都是想靠攏新帝的官員,倒也不能過多的打擊了積極性。

接下來朝臣們沒有絲毫停歇,挨個站出來禀奏。

“陛下,工部侍郎出缺,諸事煩雜,請陛下早做決斷。”

“陛下四川大旱,請撫減賦三年并調集糧食赈災。”

“陛下,雲南蠻族依然有小股叛亂,敦請朝廷下令平叛。”

朱允炆端過茶水輕輕呡了一口,整個早上都在讨論這些雜物,口渴的緊。

自從明太祖廢除宰相後,朝廷不管大小事都會禀告上來,需要皇帝親自處理,朱允炆現在是體會到當明朝早期皇帝是有多不容易了。

看着下面這些人的表情,一個個正襟危坐,表情嚴肅眼睛卻很渴望的盯着禦座上,朱允炆不禁心裏犯嘀咕‘喝個水怎麽會有種不自在的感覺’。

是錯覺沒錯了!

改天一定要在這龍椅前面放張桌子,這麽空蕩蕩的怎麽都感覺不舒服。朱允炆暗暗想到,應該就是這個原因了。

“燕王朱棣來了嘛?”

“啓奏陛下,燕王朱棣一早就在外面侯着了!”方孝孺趕緊起身說道。

“啊?那快快有請吧”

“是,陛下”身邊的小太監應道,這些活都是他們在幹。

太監一摔拂塵,道:“宣,燕王朱棣觐見…”

朱允炆昨晚就料到放他進京後,燕王肯定會在今天早朝時過來觐見的,所以一早就等着他了,現在就看他來了會說些什麽,做些什麽了。

朱允炆還是很期待與“永樂皇帝”見面的,史書上說他“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

不知道見面時時什麽感覺!

是陰險狡詐?還是威嚴霸道?

又或者是其他?締造永樂盛世的朱棣會是什麽樣子呢?

也沒過一會兒,就有一名身着親王冕服,頭戴九旒冕的男子緩步走向大殿,人群也自動給他讓出一條路。

這是朱允炆第一次見到這位叔叔,朱棣來參加朝會也是穿着禮服出席,留着一撇長胡須,看起來就有一股壓迫感。

沒有想象中的激情四射,朱棣給他的感覺很馴服,但是又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就像是電影裏笑着殺人的感覺。

朱棣沒笑,但是看着沒有一絲的桀骜不馴,走到中間後站定後,擡眼就能看到端坐在上面的皇帝侄子。

朱棣眼底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火熱,随即就消失不見。

他這次來不是找事的,就是純粹的祭拜下太祖向全天下展示下他的孝心,順便給小皇帝施壓的,小皇帝年輕,壓力大了就會自亂陣腳。

像如果剛要進城的時候就把他攔下趕回去,朱棣不知道會有多開心呢!

幾位哥哥相繼死後,他就是太祖嫡長子了,現在沒有太祖壓制,一旦天下有變,皇帝侄子做的不夠好,到時候就是他的機會。

朱棣內心閃過一絲火熱,他相信這個機會不遠了,雖然這次小皇帝的果斷放行讓他很意外,但是,他還不了解這小子嘛!整一個志大才疏的書呆子,他不信小皇帝能比他做的更好。

心裏想着這些,朱棣手上卻不停,一摔褲褂單膝慢慢跪地,他現在要表現出兄友弟恭,朱家家庭和睦的形象,要錯都是皇帝侄子的錯,自己的形象是偉岸的。

禮,越重越好!

“臣燕王朱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