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整條街都安靜了。
已經安靜了太久的鳴冤鼓被敲響,幾乎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人全都保持着一個張大嘴巴的表情,絲毫不在乎漫天的灰塵飄進口腔裏。
也是巧,王彥禮和開封刑曹幾乎同一時間趕到,一時間都有些懵。
王彥禮心中一慌,卻強做鎮定道:“愚民,這麽點小事便敲鳴冤鼓,怕是你還來不及告我,便要先被折磨的生不如死了吧。哼!”
那刑曹一屁股坐在地上,帶着哭腔道:“你們這是幹什麽!這是幹什麽啊!有什麽冤屈倒是跟我說啊!你們先下來好不好?無論你們要告誰,本官都會給你們做主的,不管他是誰家的親戚,本官一定秉公辦理,好不好?”
這刑曹也是個厲害人物,一見王彥禮跑了過來,還說了這麽一句,便将事情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實在是這幾天這孫子仗勢欺人的事幹的太多了,他這的卷宗老高一摞。
卻聽孫悅冷笑一聲道:“告訴你?這事你還真不夠級別。”
說着,拿着鼓槌又咚咚的敲了足足幾十下,這才停下,深吸一口氣,高喊道:“南城無根草民孫悅,狀告鐵騎左廂軍指揮使王彥升,求青天大老爺為草民做主!”
孫悅的嗓音很嫩,這是屬于孩童特有的嫩,只是喊出來的聲音,卻着實是有些石破天驚。
刑曹傻了,王彥禮也傻了。
王彥禮甚至揉了揉耳朵,不敢置信地問身邊簇擁道:“我剛才好像沒聽清,他。。。。他剛才告的是誰?”
跟班也不太敢确定地道:“好。。。。好像告的是大老爺。”
刑曹一愣,臉上的表情十分古怪,似是不明覺厲,又有些如釋重負了一般,只是嘴裏卻道:“你們瘋了?确定要告的是咱京師巡檢,而不是他的什麽親戚?”
說着,目光還不自覺的往王彥禮的方向看了一眼。
“沒錯,我們告的就是京師巡檢,指揮使王彥升!”
刑曹聞言,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氣。
告王彥升,這起碼勉強夠了敲響鳴冤鼓的級別了,這樣的案子,已經超過他的權責範圍了,他就算事後挨罵,也不至于丢了官帽子。
“南城無根草民孫悅,狀告鐵騎左廂軍指揮使王彥升,求青天大老爺為草民做主!”
“南城無根草民孫悅,狀告鐵騎左廂軍指揮使王彥升,求青天大老爺為草民做主!”
“南城無根草民孫悅,狀告鐵騎左廂軍指揮使王彥升,求青天大老爺為草民做主!”
…………
一邊敲一邊喊,一連喊了七八遍,敲的孫悅小胳膊都腫了,小嗓子都幾乎失聲了,衙門的大門終于緩緩的開了,從裏面走出來一個二十多歲,看起來還有些稚嫩的少年人,正是他要見的正主:趙光義。
孫悅笑了,他還真怕這趙光義上班時間花天酒地沒在工作崗位上,那他可就慘了。
如果狀告王彥升的親戚,就算他敲響了鳴冤鼓,說實在的他也不太可能見得着這位二大王,就算見着了,人家也沒功夫搭理他,這事多半還是會交給下面的人辦,下面的人總不可能因為這麽點小事把王彥禮給弄死吧。
反倒是他們敲響鳴冤鼓,又只是告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受到的處罰很可能遠比王彥禮重,最後他們被整個半死,王彥禮啥事沒有,并在之後的日子裏變着花的整他們。
可如果告的人是王彥升,在這個侍衛司分家的敏感時候,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因為這是一個值得趙光義親自出手的人。
史書上記載,趙光義是參與并且幾乎全程策劃了陳橋兵變的,但其實這根本經不起推敲,史學家多有嗤之以鼻。
因為趙光義在這之前的官職是供奉官都知,其實就是朝廷看在趙匡胤的面子上給的閑職,又不是軍人,有什麽身份跟着大軍出征?趙匡胤出兵的理由是攻打契丹的,誰家大軍出征要帶着不懂事的弟弟?
事實上,孫悅來到宋初之後經過多方打聽,也得知陳橋兵變跟趙光義确實沒什麽關系,換句話說,此時的趙光義實際上只是一個因為姓趙給擡上來的小夥子,行政經驗為零,更別說威信了,屬于他的政治勢力連影子都沒有。
他從未上過戰場,所以武人是不可能服他的,他要建的政治勢力,只能是那些文官,而孫悅要做的,就是将自己作為一個契機,送給他。
有時候,一個大人物的倒下往往都是因為一件很小很小的小事,因為一個很小很小的人物,前提是,時機恰到好處。
……
趙光義今年其實才二十歲出頭,跟孫春明此時的生理年齡差不多,出來也沒什麽前呼後擁的排場,只穿着一襲綢緞的青衫,腦袋頂上還帶着一個大紅花,看着一點都不像是什麽官老爺,更像是一個家裏當大官的纨绔子弟。
出來後,這位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是你!你是那個賣湯餅的?”
孫春明沒想到這位爺的開場白如此的別出心裁,好懸沒憋得岔了氣去,只得自顧自地拱手跪拜行禮,口中道:“草民孫春明,見過二大王,求二大王為草民主持公道!”
趙光義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的職業,沉吟了一會,道:“這樣,你們爺倆先進來吧,咱有啥問題屋裏說。”
不得不說,這業務水平狠狠地刷新了一下孫悅和孫春明的三觀。
這特麽跟歷史上那個老陰哔的差別也太大啦啊!
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正常,畢竟北宋才剛建立不到一個月,他也才剛當了不到一個月的官,還能指望他一個公子哥有什麽樣的水平呢?誰還能天生就是個老陰哔。
只是孫春明和孫悅對視了一眼,一時間也慌了。
他們倆之前的種種設想,都是建立在趙光義是個老陰哔的基礎上的,都是建立在他是個成熟的政客的基礎上的,一時間,爺倆都有一種事情脫離掌控的感覺。
事實上也差不多,進了衙門,趙光義第一句話就如一盆冷水,兜頭朝他們父子倆澆下:“那天大兄吃了你的湯餅,贊不絕口的,我讓我們家廚子學着做卻始終拉不開那麽長,你給我做一碗去呗,我也想嘗嘗是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