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柳叔
早上起來後,許為溪再次确定了村子所在的縣城,便喊上老徐出發了。
雖然梁亭松把那個警官同事的聯系方式給他了,但許為溪并不想去麻煩人家,這種調查還是低調些好。
村子所在的縣城位于利川省偏西北的位置,許為溪的車下了高速後,開了快十幾分鐘就看着道路标志牌上标着[梵林縣 2km]。
山的形狀在不遠處勾勒出來,越往這邊來,林木越多。梵林縣雖然貧些,勝在自然生态保護的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利川省幾次扶貧都沒打算送林木山礦上下手,而這塊的基建做得屬實不行,導致旅游業也不大景氣。
這些年就這麽一直清貧着過來了。
兩人的車經過一段農田路後便到了梵林縣城心,許為溪将車停在街道邊,将手機裏的電子地圖打開,查看位置。
老徐見他不走,便停在人的後方,借着這會兒空檔,視線往窗外掃去。
灰頭土臉的老農将扁擔放在路邊,兩個布兜裏裝着些蓮蓬蔬菜,現下雖還未到正午,但日頭很足,那老農只能不停地用脖頸上的白毛巾去擦拭臉頰邊的汗珠。
推着嬰兒車的老婦人,慢悠悠地在路上走着,不時跟街邊擺攤的嬷嬷聊上兩句。年輕婦人将頭發盤在腦後,站在肉鋪前,伸手指點着,豬肉鋪老板将刀磨了幾下,對着手邊的一塊豬肚肉斬了下去。
更遠的地方,還有躺在路牙子上躺睡着的乞丐,一輛三輪車從旁開過,帶起一些污水,濺到乞丐身上,而那乞丐只是翻了個身繼續睡。
老徐伸手揉了揉眉心,移開了目光,他的老家也有這樣的景象,只是後來扶貧下來了,才慢慢好起來。他也只是一介普通人,除了嘆息別無他法。
他抹了把臉,視線往前看去,只見着許為溪正推開車門走出來。
老徐立刻拔了車鑰匙,跟着下了車,才發現許為溪去的方向是那個賣蓮蓬蔬菜的老農。那老農正在用毛巾抹額上的汗水,突然一片陰影遮擋在面前,他拿着毛巾的手一頓,往來者的方向看去。
許為溪和老農對視幾秒後,忽然笑着蹲下身:“老人家有袋子嘛,我想稱點蓮蓬。”
老農看着這個青年人,一頭霧水,但還是從布兜下面扯出來一個白色塑料底遞給許為溪。老徐也摸不清楚許為溪在想什麽,怎麽突然買紅薯了,利川這邊好像也不是特産紅薯啊。
許為溪接過袋子,伸手摸了摸幾個綠油油的蓮蓬,面露難色:“老人家,我第一次買這些,您能給我講講該怎麽選嘛?”
“哦,哦哦,你是回去煮蓮子粥吧?”老農探身過來,從布兜裏拿起一個鮮綠色的蓮蓬,“你看這個蓬蓬的顏色啊,嫩嫩的,裏面的蓮子啊甜得不行。”
許為溪看着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從布兜裏挑了兩個鮮綠色的蓮蓬,瞅了半天,而後塞進塑料袋裏。
老徐就站在人邊上,看着人煞有其事地挑選蓮蓬,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他還在疑惑的時候,許為溪偏過頭來看他,眨巴了下眼睛:“老徐,怎麽了?”
“啊,沒事,就是看這蓮蓬确實不錯,沒想到現在都是蓮蓬上市的時候了。”老徐伸手撓了撓後腦勺的頭發。
那老農一聽,立馬開口笑道,“我們村吶,那塘一直都是這樣的,花葉開得早敗得也早,一塘的菱角和蓮蓬,塘裏的土又肥,出來的東西好吃得很。”
許為溪聽人這麽說這,埋頭又往自己的袋子裏丢了兩顆蓮蓬,而後把蓮蓬遞給老農:“老人家你給我稱稱吧,我小時候最愛吃蓮蓬了,以前在村子裏的時候一到夏末我就跟夥伴去塘裏摘蓮蓬。”
老農從布兜底底下拿出杆秤,把袋子挂上去,一手拎着秤杆中間的繩子,另一只手移動秤砣:“現在塘裏蓮蓬好多着捏,出去闖蕩久了想家了吧。你家是哪村的啊?”
“我老家是大柳村的。”許為溪輕笑着回道,“好多年沒回來了,都快記不得回去的路了,感覺變了好多,老伯你知道現在怎麽去大柳村嗎?”
那老伯手一頓,将袋子拿下來:“你要去大柳村?你叫什麽?”
“小時候人家都喊我東東。”許為溪心下一凜,面上倒是波瀾不驚,他不緊不慢地回道。
老農盯着他眉眼來回瞅了兩下,而後恍然大悟般一拍手:“柳堂東是不是?都這麽大了啊,真是跟小時候兩個模樣了啊,我都沒認出來。”
“老伯你認得我啊,你不會也是大柳村的吧?”許為溪順着人的話接下去,看似有些吃驚的問道。
“你肯定不記得我咯,我是村頭的老柳,村裏都喊我柳叔啊,你爸媽見我還得喊一聲柳伯呢!”老農笑着将那袋子蓮蓬遞過去,只片刻,立馬皺起了眉頭,咦了一聲,“诶,我記得啊,你那時候不是走丢了?”
許為溪接過人手裏的袋子,眼神忽而落寞了下去,望向一邊的路,“是啊,那時候我在路上給人抱走了,後來我爸我媽就找我,認回來了,不然這會兒還不知道在哪呢……”
“唉,你這孩子,也是可憐見了。”柳叔把兩個布兜往扁擔兩頭一套,彎下腰把扁擔一扛,猛支勁站起身來,“正好,我也打算回去了,你中午去我家吃吧!”
“那怎麽好意思啊,我剛回來就打擾您,這……”許為溪有點尴尬地看了看老農又看了眼身邊的老徐,後者已經沉浸在一頭霧水裏,完全沒注意到許為溪的目光。
“跟我還客氣啥啊,來吧啊,這是你朋友吧,一塊來!”柳叔一擺手,頭一偏看到兩人停在路邊的車子,“不過村子裏不好進車诶。”
——————–
因為作者皮下是個班主任,新學期會很忙,基本上都是存稿發出,評論可能不會及時回複,請寶兒們見諒(士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