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李星承并不知道杜鏡在簡單的午飯結束後就讓人把這一批新進員工的資料送去給自己看,還特地留下了他那份資料放進了自己的抽屜裏,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他都在幫粱博易處理簡單的雜務,例如複印、收發文件、核對材料數據之類。

他應聘的崗位是市場部經理助理,也就是給市場部的主管打打下手,說是助理,但原先在他崗位上的人也得和其他人一樣出去跑業務,但他看起來年紀太小了,雖然很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在外頭跑業務卻給人一種不太牢靠的感覺,這也是當時金主管覺得他不合适的原因之一,因為當時撿到那份材料被破格錄用,市場部這邊新員工一下來了三個,兩個是真正的助理,剩下的這個也就是李星承,就負責給部門的員工幫忙整理材料、處理文件,還需要每周寫一次部門工作總結。

總之比起其他人來說工作要輕松很多。

市場部的主管早在李星承來之前就知道了他被聘用的原因,本來就對他的要求不高,再加上下午上班前他突然接到了老板的電話,電話裏杜鏡直接要求他對李星承好點,不要讓他被人欺負了,也不能表現出太過照顧他的樣子,至于為什麽比其他人的工作內容輕松,可以把李星承撿到重要材料交還公司,替明鑒挽回了八千萬損失所以破格錄用這件事散布出去。

八千萬幾乎超過了他們這個季度純利潤的二分之一,也關系到了他們年終獎金發多發少的問題,知道了這件事的大部分員工并沒有覺得李星承被破格錄用這件事有什麽不對,畢竟這功勞太大了,就算獎勵個一兩百萬都沒人反對,更別說只是破格錄用而已,李星承現在簽的是正常的員工合同,每個月拿那點助理的工資,怎麽算都是他虧了。

甚至還有不少見過了李星承就被他那可愛的小梨渦征服了的女員工在部門小群裏表示,畢竟入了職就是要幹活的,工資只是他的勞動所得而已,挽回損失的事公司應該另付一筆錢作為獎勵才對。

沒有在群內的李星承對這一切毫不知情,他幹勁十足地接過粱博易遞來的材料,開始一筆一筆地核對訂單和金額是否有什麽出入,也壓根沒有看到主管用眼角餘光偷偷瞄他的時候那驚疑不定的神情。

也不知道這李星承到底有什麽來頭,居然能讓全公司最大的那個老大親自打電話來叮囑他私底下照顧人啊!

什麽不用苛刻他上下班的時間,每天安排的工作做完了他想提前下班都行,在市場部這層再安排一個專門賣蛋糕甜點的自動售貨機,讓帶他的那個老員工多照顧他一些,工作上教導的盡量詳細一點,除非特殊原因不允許李星承加班,入職第一周讓他每天提前一個小時下班……聽聽,聽聽,這些能是對普通員工的态度嗎!

……反正他不知道,他也不敢問。

李星承認認真真地幹着手裏的工作,一點兒都沒察覺到周圍的人對自己縱容到有些古怪的态度,在粱博易每隔一小時拎着他去茶水間喝個茶休息休息的時候,抓緊機會悄悄向他打聽杜鏡的事。

粱博易只當他是對老板好奇,就把那些公司裏的人都知道的事拿出來提了提。

據說杜鏡家裏的條件很不錯,雖然算不上超級富豪,但在S市也是數一數二的了,和政|府部門的領導以及一些大公司的老總都是熟識的,都有幾分面子,杜鏡在家中排行第二,上邊有個姐姐,下邊是個弟弟,姐弟倆目前正在自家的公司裏任職,只有杜鏡自己出來打拼創業,非常艱難地取得了現在的成就。

至于為什麽只有杜鏡不進自家公司反而脫離家庭獨自一人出來創業,其中的理由沒多少人知道,但只要是見過杜鏡那倆姐弟的都知道,什麽權利紛争、兄弟隔閡争奪家産,這事在杜家是不存在的。

畢竟沒有多少和兄弟姐妹争奪家産的人會在一提到自己跑出去創業的弟弟/哥哥的時候就露出一副自豪得不得了的模樣,沒事就和有生意往來的人安利自家弟弟/哥哥,還每隔一段時間就打電話來要他回家吃飯,也不會有人被兄弟姐妹排擠出了家族的人會每年都記得家人的生日,早早就準備好了十分費心的禮物讓人送去,大家只當是杜鏡不想接受家族的庇蔭,想要靠自己腳踏實地。

二十歲就開始創業的杜鏡當時不過大二,用自己存了多年的壓歲錢和曾經做的一些小投資賺來的錢投入了自己看好的新興科技産業中,可以說是摸爬滾打着将公司發展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雖然其中也少不了家人的幫助,但到底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的能力确實不俗。

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杜鏡糟糕到了極點的運氣。

前些年因為公司效益好,明鑒科技上了S市企業排行榜的榜首,出面接受了采訪的袁副總提到了比他年輕十多歲的頂頭上司時誇贊不已,聲稱他顏值和實力并存,就是運氣差了點——紙質媒體和網絡新聞報道後,某些吃瓜群衆對杜鏡産生了好奇心,找到他出席某次活動的現場照片發到網上後,杜鏡立刻就火了。

帥氣的霸道總裁誰不愛!這種顏值甚至能将普通偶像明星都甩出一條街的老總是真的不多見好嗎!

至于袁副總所說的“運氣差了點”,經過深扒之後,那些杜鏡曾經的同學和認識他的路人紛紛爆料,杜鏡真是他們見過最倒黴的人沒有之一了!

據說他出生的時候因為早産身體差,差那麽一點點就沒能挺過來,一歲以前都是在醫院裏渡過的,三歲前平地都能摔倒,有好幾次差點腦袋撞上了桌角暈過去,小一的時候在上學的路上差點被人拐走,小二那年被一個高空墜落的花盆砸破了頭,平常學習非常好,老師布置的超綱的題目都能解答的出來,小考次次滿分,但每次大考總會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無法及時趕到或考完全程,明明是年級第一的水平,每次大考成績出來後卻只能在年級前300左右徘徊,什麽吃壞肚子、路遇車禍、考卷出錯、考試紙筆出現問題都是常事,最離譜的是有一次居然在最後一門考試的當天被卷入了無差別襲擊殺人事件當中,還因此摔斷了一條腿。

這種黴運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到達了頂峰,聽說後來甚至不止是他,連家裏都出了不少問題,越是親近的人就越容易出事,杜鏡的姐姐和弟弟都摔傷了幾次,有一次還因為事故差點把整個房子都燒了,杜家的父母迫不得已讓他休了學,把他送去了B市某個著名的寺廟為他祈福,在廟裏整天跟着大和尚們念經打坐,在裏頭住了整整一年才被放了出來。

等杜鏡好不容易可以自由活動後,杜家發現這黴運還是圍繞着他,只是沒以前那麽頻繁誇張了而已,為了孩子着想,杜父杜母把他的學籍從S市遷到了B市,讓他在寺廟附近的學校上學,每周的周末都得上山和那些大和尚們一起待個兩天。

十八歲起開始将自己的零花錢和壓歲錢拿來投資的杜鏡因為知道自己的運氣不好,不敢靠眼緣或心情随便買下哪支股票,誰知道第二天會不會狂跌,因此他核查了每一支自己看好的股票這些年的動态和漲幅,分析市場前景和公司運營方向,甚至連上層決策者平日的行事作風和私生活有可能帶來的隐患都查的一清二楚,小心謹慎地進行投資,賺的錢從來都不是靠的運氣。

二十歲決定了要自己創業後,杜鏡将所有投入股市的資金全部撤回,開始一心一意創辦屬于自己的公司,在得到了那些相處了近十年的大和尚和師父的保證,确定以後只要小心一些就不會出太大問題之後,他大學一畢業就回到了S市,把自己手裏的杜氏低價股份賣給姐弟後買下了這塊地。

回到S市這六年裏的前三年,明鑒科技的發展并不算太快,最開始時因為員工人數少,很多業務無法及時完成,錯失了很多訂單,再加上老板的運氣實在太差,每次到了關鍵的時候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意外,甚至還發生過一個小公司因為本身公司內部有些問題,和明鑒合作被瘟到倒閉的事,因為他的黴運太有名,有段時間情況嚴重到了有意向合作的公司一見來這合作方案是明鑒發來的就下意識想要拒絕,生怕合作會出現什麽意外。

總之,說多了都是淚。

再後來,因為明鑒提出的方案和産品實在是太優秀了,對自己的實力十分自信的公司下定了決定和明鑒科技尋求合作,最終達到了雙贏的成果,再加上有杜家人在背後提供了一部分支持,明鑒總算是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只是到了現在,合作方都還是會有【談産品方案的時候争取讓杜總來提點意見,快簽合同了就盡量讓袁副總或裴副總來】這樣奇葩的要求,連明鑒公司內部都有【關系好的合作公司請裴副總出馬】、【關系一般的合作公司請袁副總出馬】、【關系緊張的合作公司看情況放杜總】,【重要簽約絕對不能讓杜總去】這類約定俗成的規矩。

粱博易坐在茶水間裏喝着咖啡,對着李星承感嘆道:“說實話,要是杜總的運氣稍微好那麽一點,就算只是普通人那樣,咱們公司的發展也遠遠不止如此。”

“對啊對啊。”進來泡茶順便參與了這個八卦讨論的另一個同事開口道,“不過這也是杜總厲害的地方,就算這麽倒黴,他也還是撐下來了。”

“去年接受采訪的時候杜總說了,就是因為自己的運氣不好,他才養成了謹慎的性格,無論遇到的是大事還是小事,無論做什麽都必須要考慮周全,也正是因為自己運氣不好,每一步必須要走的格外穩妥,公司發展到現在不容易,包含了所有人的心血,決策失誤的話受創的将會是整個公司,我在畢業後十場面試拿到了八家公司的錄用通知,但就是因為佩服杜總才選擇了明鑒。”

李星承在聽到他們說杜鏡十一二歲的時候黴運到達頂峰時腦中靈光一閃,只覺得似乎想起了什麽,但那奇妙的感覺消失的太快了,快到根本抓不住,他暫時略過了這點,在其他人表示十分心疼杜總的時候用力點了點頭。

不過還好,雖然老板的運氣不好,但他的運氣好呀!

越是被他喜歡的人運氣就越好,他不介意把自己的好運氣多分一點給杜鏡的!

相關推薦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