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他冷哼了一聲說道:“有你這樣一個姐姐,那臭小子已經夠倒黴的了,用不着別人去整治,他遲早都得玩完。”
姬瑤花輕輕嘆了一聲:“石先生,有人曾對我說,你的心又冷又硬就像一塊頑石,除了石頭,無論什麽樣的事情都不能讓你看重,所以你将唯一的弟子也取名‘石頭’,好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還有這麽一個弟子要照管。如果那個人知道,小溫侯在短短兩個時辰之中,就打碎了你這塊頑石,不知道她心中會怎麽想噢?”
石清泉愕然望着她曼妙的身姿飛掠而去,好半天才怔怔地說道:“她說的那個人,不會是姬雙雙那瘋丫頭吧?當年我不過是懶得理會那個愛無理取鬧的丫頭,給她吃過不少閉門羹而已,那丫頭居然就記恨到這個地步,人死了都要派她的弟子來陷害我?”
小溫侯轉念之間已經明白其中緣由,雖然滿腹心事,也禁不住微微一笑,說道:“古人說對牛彈琴,我倒是第一次聽說對石頭彈琴,也難怪得那位姬雙雙要記恨。”
石清泉見小溫侯神色間已開朗許多,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女人,都是些莫明其妙的東西,犯不着去理會她們。小侯爺現在想必也深有同感了吧?”
【十、】
姬氏姐弟臨走之前,在馬雲龍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馬雲龍的臉色立時變了,愁雲密布,一付心事重重的模樣。
姬瑤花策馬慢慢行到小溫侯的馬前。
面對着她,小溫侯不知該說什麽才好。他自覺平生處事,殺伐決斷,意氣慷慨,但唯有這個流動多變有如水波的女子,令他無所适從。
姬瑤花卻意态自如地嫣然笑道:“小侯爺,終有一日,你會明白我的所作所為。也許到那一日,你就不會覺得這樣郁悶了。那尊青苗玉,我已替石先生做主,放在你的府上,就算是我賠禮道歉的一點心意吧。”
石清泉在一旁冷哼一聲,才想搶白她幾句,小溫侯已開口說道:“你要走之前,是不是應該将那些遼人打發掉?告訴他們,沒有什麽神人指引,全是你在故弄玄虛?”
姬瑤花微一挑眉:“換了是小侯爺,明白到熟知天下礦脈的石先生對一個鑄造大匠的要緊之處後,又會否放手?更何況——”她看向石清泉,眼中的笑意狡黠而調侃:“斡兀爾雖是個蠻子,可是除了小侯爺之外,天底下恐怕只有他和黃中天有資格與石先生論交了。多這樣一個朋友,對石先生來說,也不太壞吧?”
她策馬而去,留下一陣輕輕的笑聲。
小溫侯轉過頭看看頗為意動的石清泉,說道:“石先生當真要邀斡兀爾留下來?”
石清泉有些尴尬地笑笑:“小侯爺難道不覺得這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停一停,他又說道:“三年前我找到一塊巨大無比的玉石,整整放了一年,也沒有想出來這塊玉石究竟能夠雕成一件什麽物事,只因它的變數委實太多。所以我将它命名為‘七十二萬種’。小侯爺如有興趣,我們這就去看看那塊玉石如何?”
小溫侯略一思索,說道:“你且等一等。”
他示意馬雲龍過來,低聲問:“姬氏姐弟同你說了些什麽?”
馬雲龍苦着臉答道:“他們說,那尊太湖石,藏在蔡相爺府上。”
小溫侯錯愕地望着遠去的姬瑤花一行。
姬瑤花姐弟将他們這些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他本應覺得憤怒才是,但是不知為何,此時此刻卻只覺得一種莫名的悵然升上心頭。
姬瑤花此行的目标已經達到,她将不會再出現在他的身邊。
對于她而言,自己是否只是一名過客?
但留給他的,卻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無限惆悵。
如果不是顧忌着身為開封府總捕頭所必需的尊嚴,馬雲龍覺得自己當真要哭出來。什麽地方不好藏,為什麽偏偏要藏到蔡相爺府上去?那可惡的姬家姐弟,要是下回讓他逮住——
馬雲龍和手下的捕快們,目送小溫侯一行離去,斡兀爾一行在後面緊跟不舍,各路人馬四散離去,轉眼間消失在夜色之中,山腳下只留下他們這群人,一時間悲從中來,面面相觑,欲哭無淚。
他們該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從蔡相爺府中将那尊太湖石找出來?
夜色中仿佛又見到姬氏姐弟說完這個驚人的消息時那令人痛恨的笑容。
開封府真的很倒黴,為什麽要被卷入這樣一個本來與他們毫無關系的大麻煩之中?
也許姬家姐弟根本就是閑得太慌、唯恐天下不亂……
——一石沖破水中天。
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後記】
一、巫山
《山海經·大荒西經》雲:大荒之中有靈山,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由此升降。再加上見諸于另篇的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巫截與巫誕,靈山之地,竟有十六巫出沒。
這些“巫”,既是此地諸部落世世相傳的酋長、巫師,也是傳說中掌握了“不死藥”的神醫,或上下于天,宣達神的旨意;若奉命用仙藥為人治病,如巫彭就曾奉天帝之命用不死藥救活無罪而被殺之人。
神農氏之時,“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的巫鹹,于諸巫之中被選拔出來主持天下巫筮之事,由此地位超然于衆巫之上。黃帝與炎帝争涿鹿之野,将戰之際,也曾蔔筮于巫鹹。唐堯之時,巫鹹生前封于此山,死後葬于此山,故此山改而以巫為名,世人也稱為巫鹹山。山下人煙聚湊,漸成都邑,漢時設縣,稱巫縣,隋時始用巫山縣之名。
巫山縣之東,即為秀麗幽深之巫峽,巫峽南北兩岸,奇峰俊秀,其中最有名者,共十二座,有好事者将十二峰之名聯為一詩:
〖曾步淨壇訪集仙,朝雲深出起雲連。
上升峰頂望霞遠,月照翠屏聚鶴還。
才睹登龍騰漢宇,遙望飛鳳弄晴川。
兩岸不住松巒嘯,斷是呼鵬飲聖泉。〗
二、巫山十二峰之神女峰
巫山十二峰,最負盛名者,無過于神女峰。神女峰為巫峽北岸自東而西第三峰,挺拔俊秀,峰頂直刺天穹。峰頂那根人形石柱,高約10米,每當雲煙缭繞峰頂時,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妩媚動人,宛若一位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那裏望斷長江,迎送舟帆。她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神女峰又有了一個別名:“望霞峰”。
歷代傳言,往往說神女峰頂的石像,乃巫山神女所化。一說巫山神女本名瑤姬,乃天帝之幼女,降于此地,助大禹王治水,開三峽以通水道,功莫大于人世。道家則稱神女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雲華夫人,故有絕大法力。亦有傳言說,瑤姬本為炎帝之幼女,未嫁而亡,封于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實為靈芝;又曰化為瑤草,其花黃,其實如兔絲,服者媚于人。此種風流面貌之神女,當是宋玉《高唐賦》、《神女賦》所本。
三、巫山十二峰之聖泉峰
聖泉峰為巫峽北岸自東而西第五峰,又名大丹山,是長江北岸的最高峰。在其錯落參差的山勢中,有一個形若獅狀的山頭。山頭前有一塊銀白色的光潔岩石,如同一塊銀牌挂在“雄獅”的頸上,巫山鄉民稱之為:“獅子挂銀牌”。峰下有一股長流不斷的清泉,泉水甘美清冽。泉随山勢而下,也極好看。故山以泉名,稱為“聖泉峰”。
王維有詩:清泉石上流。因此上,設定聖泉峰弟子與石頭相關。
之二:火鳳凰
【一、】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巫峽急,猿啼三聲淚沾衣。〗
時當桃花汛季節,春潮正急,白浪飛濺,水流洶湧,令得來往船只,如履薄冰。此時日又西斜,暮色四合,峽谷中風急浪高,愈覺陰沉,任是慣走峽江的船只,也不敢夜航巫峽,都停泊在巫峽入口處的巴東官船渡,等待明天天亮之後再啓程。船上客人,有嫌船艙狹小悶氣的,趁了這機會,三五結伴,到巴東縣城中暫居一夜。
巴東本是大宋最小、最窮的縣,加之此地民風強悍、朝廷威儀難行,歷任知縣,無不視之為充軍流放一般。太宗朝時,十九歲的寇準考中進士,朝野嘩然,認為朝廷取士太過銳進、有損國體,于是頭角峥嵘的寇準便被派至巴東任職,以此作為磨練之途。但自從寇準寇大人成為一代名臣之後,巴東之小與窮雖則未變,名氣已是扶搖直上,初登仕途的青年士子們,私下裏已将巴東知縣